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其发展与新能源汽车行业息息相关。尽管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都出现了下滑,但动力电池却呈现增长之势。分析其原因,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副秘书长马小利表示,这与单车载电量提升有很大关系。2019年12月,受新能源客车产量大幅上升带动,我国新能源汽车按车型划分的平均装车电量高达63.2kWh,环比上升8.8%。我国纯电动乘用车系统能量密度在140 Wh/kg 及以上的车型产量仍然占主体,140(含)-160Wh/kg和160Wh/kg以上车型产量占纯电动乘用车总产量比例分别为49.3%和35.9%,125Wh/kg以下车型12月产量稍有增长,占比提升至2%。马小利表示,从材料类型看,三元和磷酸铁锂仍是主力。能量密度的提升既符合政策导向也符合市场需求。中汽协秘书长助理许海东也表示,装机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一方面反映了技术的进步,一方面也更贴近市场需求。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动力电池产量累计为 85.4GWh,同比累计增长21%。其中,三元电池产量累计55.1GWh,占总产量的64.6%,同比累计增长40.8%;磷酸铁锂电池产量累计为27.7GWh,占总产量的32.4%,同比累计下降1.2%。动力电池的销量与产量差距并不大。2019年,动力电池累计销量为75.6GWh,同比累计增长21.4%,整体处于正增长态势。
动力电池月度装车量数据(GWh)
尽管动力电池的产销量差距并不大,但装车量却有一定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跟动力电池生产销售早于车企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周期有关。2019年,动力电池装车量达到62.2GWh,同比累计增长9.2%。尽管全年维持了正增长,但从月度数据看,动力电池下半年感受到了明显的压力。从8月开始,动力电池的月度装机量都较去年有了不同程度的降低,12月降幅高达27.4%。
与汽车行业整体集中度不断提升一致,动力电池行业的集中度表现得更为明显,2019年12月,配套电池企业为56家,而2018年和2017年这一数字分别为75家和81家。马小利表示,集中度不断提升的同时,我国动力电池行业“小”、“乱”的问题也正在逐步好转。2019年,共有79 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排名前3家、前5家、前10家的企业,电池装车量分别为45.6GWh、49.2GWh和54.7GWh,占总装车量比分别为73.4%、79.1%和87.9%。
值得关注的是,TOP10的前三家装车量不断提升的同时,前2家的优势表现得尤为明显。12月,排名第一的宁德时代的装车量高达5.09GWh,而前十家企业的总装机量仅为8.64GWh,宁德时代占比高达58.9%,就是排名第二的比亚迪装车量也仅为1.15GWh,与宁德时代存在一定差距。(王金玉)
面对补贴退坡带来的车市调整,曾经销量高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按下暂停键,整体销量已连续5个月下滑。同时,与新能源汽车相生相伴的动力电池行业,装机量也受到波及。
未来新能源汽车是主流,电动化是必然趋势,但不是只有电动化才代表新能源。原诚寅认为,未来的5到10年,可能是多元供给的能源结构,燃料电池、纯电动、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动等,将是完整的新能源组合。
10月28日,新京报记者从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获悉,2019年前三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量为42.31Gwh,同比增长47%。
受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持续下滑的影响,动力电池的装车量也出现同比下降,9月降幅达到30.9%。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波动传导到产业链上下游,动力电池首当其冲。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稳居全球第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2019年1—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79.3万辆,保持着同比32%的增速。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推广和应用,废旧动力蓄电池的综合利用问题显得尤为紧迫。
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发布文件称,“自2019年6月21日起废止《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5年第22号),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批符合规范条件企业目录同时废止”。
4月23日,微博上流传出一段车库里某知名品牌电动车辆突然自燃起火的视频。据报道,今年2月份一辆该品牌电动汽车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撞树并起火,在拖到警方停车场后,仍自燃了3次。
3月21日,四川省发布《四川省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工作方案》,要求在每个地级市至少建立1个满足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需要的新能源汽车维保网点和回收服务网点。
新能源汽车起火事件频繁进入大众视野,行业由“里程焦虑”转入“安全焦虑”。多位业内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主要由动力电池热失控所引起。